sz1961sy

博客随笔(35)真方兴东与ID“方兴东”在较劲?

“3.15”又要到了,不过笔者最热心的网络“反盗稿”行动可能在“3.15”发挥不了作用,这有一个例子,是IT评论家秀才方兴东(为区别起见,用“真方兴东”作说明)与一个“斗牛士”网站上的ID“方兴东”打起了嘴仗,先看“真方兴东”如是说:
《Donews中的“方兴东”是不是我?能不能不要如此低下?》 http://www.blogchina.com/new/display/?id=4351 )

作者:方兴东 2003-2-24 13:09:03 出处:博客中国(Blogchina.com) “这实在是一件无聊透顶的事情,无聊得我现在来提这个事情都感到无聊。实在不愿意为这些无聊的事情分心。但是有人就是要通过各种低下的手段骚扰。但是,因为如此作为已经对我个人声誉构成严重的危害,特此说明:今天看到donews又一篇以我的名义发布的文章,而文章不是我的,其用意什么明显。以此手法毁我名誉,让我不能安心做事,实在是恶毒之极.........”换句话说,是ID“方兴东”在与真方兴东较劲了!

如此好玩的事,其实不是今天才有,随意举几个例子:
之一、信海光2000年在新浪新闻中心工作时,注了一个“王东临”ID去新浪IT业界论坛向版主“书生意气”(真王东临)发话,还好玩的是信海光“坦白交代”一出,被新浪网赶出新闻中心。这就是当年新浪IT业界论坛《“王东临”
ID事件》。
之二、新浪IT业界论坛版主“书生意气”与IT记者刘韧在2001年公开论战2周时,IT记者刘韧用“真刘韧”ID应战。显然,IT记者刘韧在新浪论坛没有予注“刘韧”这个ID,因此,新浪论坛“刘韧”这个ID与IT记者刘韧应该有“差别”(?)。
之三、笔者真名“沈阳”,但是至少3年来超过200个网站转载署名“沈阳”稿件时会删去作者名。这就是笔者告新浪、搜孤、网易、Yahoo!、Lycos等网站盗稿的主要依据。

回过头说,笔者仅仅劝真秀才方兴东,与不具ICP牌照的网站ID“方兴东”较劲,法律上无胜算,最多只能说“玩你方兴东没商量!”。笔者的文章也曾被“斗牛士”网站上的牛人变为其“原创-IT”发了,难道真去告“斗牛士”网站不成?!

秀才方兄,心胸放阔些吧,小财主心态做事不会有好的。

沈阳 2003.2.25. 17:09 Beijing office

March 30, 2004 in China Blog & Bloggers | Permalink | Comments (6)

博客随笔(27)方兴东之流是否不入流?


读完方兴东《微软骂我“浅薄无知”是比较客气的,也合情合理》、《“博客
中国”的由来:感谢微软》 http://www.itsway.com/web/person.asp?author= 方兴东)二文,作为从商十多年才转入从文弄墨的人,见到如此悬殊双方的出发点与博弈(Game)筹码,有些感触:
首先,中国现代化、市场触入全球体系,是否媒体必须也被同化? 这其实是媒体危机的更深层次问题。它要与当年尼克松写《1999年,不战而胜》一书中的战略思路有反向思路才行。
其次,中国的媒体是否需要独立的声音,它不是被厂商所能迷惑,因为厂商理论正如当年Natioal(乐声) 让Brother(兄弟)不做电器仅做(电动)衣车一样,Natioal做大了、而Brother却大不了。这其实在营销学教案中都有现成例子,在王安电脑没落的案例中也类似。
最后,方兴东之流是否不入流? 这是厂商营销中的角度评价问题。用一个厂商的观点、还是用一个媒体中性(不是“公正”或“中立”、而是让不同观点都表达的“中性”反映),或者用用户(不管是个人、家庭、团体、企业)立场去评价。这里我用“乐凯”彩色胶卷为例,“乐凯”是“公元”被收购之后唯一对抗Kodak及富士彩色胶卷的厂商,他仅仅占中国10%左右彩色胶卷市场,但是“乐凯”彩色胶卷让Kodak及富士彩色胶卷在中国的终端用户价一直保持2-2.5美元/卷的价格,是全球市场30-50%价格。
因此,不论如何,笔者认为方兴东不是不入流,而是从用户角度讲中国IT厂商营销中的反垄断,是社会必须而且太缺少的人。

2003.1.2. 18:08 Beijing

March 30, 2004 in China Blog & Bloggers | Permalink | Comments (0)

My Photo

About

Recent Posts

  • 博客随笔(35)真方兴东与ID“方兴东”在较劲?
  • 博客随笔(34)华为能面对思科的非关税市埸壁垒吗?
  • 博客随笔(33)思科起诉华为案对谁的信用冲击更大?
  • 博客随笔(32)网络经济产业在逐步细化变实
  • 博客随笔(31)互联网的脆弱与机会
  • 博客随笔(30)为周鸿祎CEO的“快刀”干杯!
  • 博客随笔(29)被3721称为“沈姓记者”每天忙啥?
  • 博客随笔(28)文化与厂商营销之间
  • 博客随笔(27)方兴东之流是否不入流?
  • 博客随笔(26)炒作Google是否有其他厂商的目的?
Subscribe to this blog's feed
Blog powered by Typepad